據報道,我國聚碳酸酯需求領先增長,但自給率較低,2015年僅為27%。為提高自給率,國內企業加緊技術研發,紛紛上馬、擴產PC項目。隨著國產企業PC裝置投產,兩年后市場將會變成紅海。
再過兩年 PC市場將競爭激烈
2015年國內PC的表觀消費量約165.5萬噸,進口量為142.7萬噸,出口量為21.1萬噸。
截至2016年10月底,我國PC產能共89.3萬噸/年。中國PC產能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,其產能占中國總產能的72.8%,中外合資企業占8.7%,國內企業占18.5%。按地區統計,中國PC主要集中在上海、浙江、北京和山東等省市。其中,上海市產能占總產能的56.0%,浙江省占28.0%,北京市占8.7%,山東省占7.3%。從消費結構來看,電子電器、汽車、板材以及水桶行業是主要的消費領域,這些領域全年的PC消費總量占國內總消費量的87%。
PC的工業生產技術主要為光氣法和酯交換法,光氣法主要包括溶液光氣法(工藝經濟性較差,存在環保問題,已淘汰)、光氣界面縮聚法(原料雙酚A;仍占據主要產能),酯交換法包括傳統熔融酯交換法(簡稱酯交換法,原料雙酚A和DPC;其中DPC由光氣制備)、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(簡稱非光氣法,原料為雙酚A和DPC;其中DPC由酯交換制備)。目前全球PC發展呈現新特點。各國紛紛開發非光氣法環保工藝,預計今后新建裝置以非光氣為主。
國內PC企業近年來呈現出較良好的發展勢頭。浙鐵大風化工有限公司的PC裝置一直以來備受業界關注,作為國內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光氣法聚碳酸酯裝置,歷經三年多建設,于2015年4月20日成功投產,改寫了國內無萬噸級以上自主工業化裝置的歷史。據了解,該裝置PC生產工藝采用獨創的非光氣法工藝技術路線,可實現物料全過程循環利用。相對于過去的光氣法,不會產生大量含酚廢水,不會因劇毒的光氣無組織排放危害健康,每年能夠消耗3.6萬噸二氧化碳。
2016~2018年是中國PC產能的集中釋放期。據不完全統計,2016年之后,將有超過100萬噸/年的PC裝置投建,擬建成或處于調研階段。其中,7家主要企業的產能就達到125萬噸/年。
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PC裝置預計于2017年第二季度投產。萬華化學PC制備使用界面光氣法,全套工藝技術自主研發,規模產能40萬噸/年。
業界認為,隨著國產企業PC裝置的投產,再過兩年PC市場將競爭激烈。除了PC質量外,企業還應該重視PC改性和下游應用開發。
國內企業已經在不斷進行改性研發。大風化工生產的PC已推廣到注塑、中高端改性、吹塑、擠出等應用領域。2016年8月,浙鐵大風對其第一個正式牌號的PC01-10產品進行了升級。此外,公司又針對現有牌號PC02-10R添加了穩定劑、抗氧化劑、脫模劑、藍底,使其更適用于注塑、擠出、吹塑等行業。
據預測,2016年我國PC進口量將會有所減少,出口量會稍微增長。預計2016年表觀消費量將達到168.4萬噸,較2015年增長空間有限。由于國內目前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,現有的中小型生產裝備應加快技術引進,同時配套生產PC復合材料,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,形成具有特色的PC加工應用企業。
作為PC原料,未來國內雙酚A供需缺口較大,因而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。